首页 潇潇雨歇 下章
第九章 筹谋(二)
 刘文静很想笑,李世民说话说一半,吐吐地一点不像平时那样爽快:“二公子说的是,天下大,百姓渴盼明主。可惜,我冷眼观察,还没找到类似商汤、周武、汉高祖、光武帝这样的人物。依眼下的情形来看,除非出现这类人物,否则,天下不会太平。”

 李世民有些恼,刘文静这是明知故反着说,硬要他把话讲明:“先生,世民也不说假话了。我想跟你商讨大计,你认为我下一步改怎么走?”

 “你现在做了什么?让我猜猜,定是让弘基去买马,长孙顺德去招兵,唐国公还是不松口?”刘文静来的更直接。

 “可不是。父亲就是不说干不干,我每次提出这个问题,他都要岔开,我也很苦恼。”

 刘文静皱眉头了:“我跟裴寂谈了几次让他直接劝劝国公尽快起兵,这老家伙也是左右言而它之,就是不给一句实话。唉,现在盗贼蜂起,皇帝留恋江南不归,中原局势混乱不堪,正是举兵的好时机。国公素有威望,在太原也深得民心,只要举措得当,顺应民意,在太原振臂一呼,一定能得到四方支持,四海不难平定。”

 李世民也叹气:“是呀,我身边的那些朋友,个个都想做大事,如果父亲起兵,他们一定能来参加。可是,父亲就是不答应。”

 “是不是国公觉得时机不成或者没有信心?二公子,你可以告诉国公,就说太原这里的百姓和豪强都会支持他起兵反隋。”刘文静对自己的见解很有信心:“我在这里当了几年县令了,深知这里的情况。太原城里的民基本上是逃兵役和苦役来的,这两年更是来了许多逃避盗贼和兵的人。至于城里的豪杰和地方富强,与我都有情,他们的子弟中,很多人也已经成为你的朋友。我相信,一旦国公起事,短期内得到数万兵马不成问题,加上你父亲本身率领的三万兵,就是一支很强的队伍。”

 “部队倒是不愁。”李世民点头,这点他很赞同,暗中也计算过:“只是,起兵前后不能让朝廷得到消息。还有,起兵后,我们打哪里?东都洛还是都城大兴(长安城)?打东都的话,能在中原腹地获得粮仓,便于发展,打大兴,能直捣龙,拔了杨广的老巢。”

 “当然是打大兴。”刘文静斩钉截铁道:“东都洛是杨广最看重的地方,那里集结了不少兵力,二公子莫忘了杨玄感之败,就败在了打洛上。一旦被人数众多的隋军牵扯住了,就很难身。另外,杨广留恋江南不返,还带走了最精锐的部队,大兴可以说是一座空城,国公带数十万兵趁虚入关,占领大兴后,可以号令天下,这么好的便宜,为啥不去占。”

 “可大兴周围的军队也不少。”

 “是不少,但都没有主心骨,好对付。”刘文静顺手捡起一稻草在地上划起来:“窦建德在河间起事,声势浩大,吸引了大量的官军围剿,这个地方的兵力对我们没有了威胁;北面马邑的王仁恭,奉行的是事不关己的策略,不触及到他的利益,他不会有所行动。让我觉得他不会对我们有威胁的还有一个原因,他的手下刘武周,我和他有一面之缘,此人野心极大,贪财好,此人不是善类,说不定我们这边起兵,他那边也敢放火。张须陀一直在山东平叛,那边的义军多如牛,他忙不过来,顾不上咱们。再北的来护儿,此人可能是劲敌,作战勇猛,带军有方,但他一人一军,不足以抵挡我们的大军,只要派出一支偏军牵制住他,就能解决威胁。所以,我思谋良久了,觉得北上大兴是最佳的方案。”

 随着刘文静地比划和解说。李世民眼前出现了一条平坦大路。这条路地尽头就是辉煌地宫殿和金灿灿地皇帝宝座。他似乎已经看到李渊坐在宝座上。而他。意气风发地指挥几十万兵马征战四方。一统天下。

 “先生。我回去后马上把你地分析讲给父亲。促使父亲早起兵。只是。这段时间要委屈先生了。”

 刘文静哈哈一笑:“有唐国公二公子暗中照应。我在这里面吃不了亏。放心去吧。有事就来找我。文静此生就想办成这一件大事。”

 李世民一拱手:“世民向先生保证。你一定会成功。”

 回到唐国公府。李世民兴奋地一夜都睡不着觉。天刚放亮。他就兴冲冲地跑去找李渊。李渊刚刚起。面色红润。精神焕发。一看可知。这一夜定是过地心满意足。

 “二郎又在为刘文静地事着急?不必担心。皇帝此人为父清楚。脾气来地快。去地也快。你在这儿着急。说不定赦免刘文静地诏书已经在路上了。”

 李世民看到李渊如此悠闲的神态,愣了一下:“父亲,您是说…”

 走到李世民面前,李渊笑道:“那天商量的时候,你不是建议让人去疏通嘛,裴寂已经找人去做了。”

 “啊…多谢父亲。”李世民真是惊喜万分,暗道姜还是老的辣。

 “无外乎就是拿点金银珠宝出来,既然皇上喜欢,我们也投其所好嘛。”

 “是,父亲英明。父亲,我昨晚去看刘文静了。”

 李渊看了儿子一眼,笑了:“又谈了不少理想和抱负?”

 李世民也笑了:“昨晚谈的不止这些,刘文静有些话让儿子转告您。”

 “好,进来说吧。”

 李渊到底没有听李世民的话起兵谋反,也没有说不,对刘文静的分析只是说好,但依然不曾松口。李世民无奈之极,只能像以前一样暗中准备。不过,李世民发现,他的四弟,一直和他不对劲的李元吉离开晋了,李渊告诉李世民,李元吉被他指使回老家河内了,说是李建成那边需要李元吉去帮忙。

 这点小小的变化让李世民很兴奋,他感地意识到,李渊虽然没有松口答应起兵,但已经在暗中做准备了,李建成在河内可不只是照顾家人这么简单。

 更让李世民兴奋的是,李渊和裴寂猜对了,皇帝杨广对刘文静这种小人物不感兴趣,杨广身边的近臣对金银珠宝的爱好超过了对皇帝的忠心。拿到了大量贿赂的御史大夫裴蕴和杨广的贴身侍候太监王公公,在杨广高兴的时候为刘文静说了几句好话,杨广大嘴一张,赦免了刘文静,还让他官复原职了。

 一场虚惊过后,太原城又恢复了平静,只是水面下的暗涌动的更快了。刘文静依然在不惜余力地怂恿李渊反隋,裴寂依然心不在焉地陪李渊寻作乐,李世民依然脚下不停地帮老爹训练李家的骑兵队伍,刘弘基又带回来几百匹战马,长孙顺德又招募了上千兵勇。

 大业十二年的太原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,新的一年即将到来,李世民没有想到,刘文静也没有分析到,就在大业十三年的正月,发生了一件大事,一件在当时看起来很一般的战事。然而,就是这两件事,给太原百姓带来一场恐慌,给李家带来了一场小灾难,而就是这场小小的灾难,直接促使李渊下定了反叛大隋的决心,这是刘文静和李世民都没有想到的。历史的车轮注定要在大业十三年(公元617年)的这个春天碾出深深的印迹。
上章 潇潇雨歇 下章